氫氧化鈉安全技術說明書MSDS
一
中文名: 氫氧化鈉,燒堿
英文名:Sodium hydroxide;Caustic Soda
分子式:NaOH
相對分子質量:40.01
CAS號:1310-73-2
危險性類別:第8.2類堿性腐蝕品
化學類別:無機堿
二
主要成分:含量≥96%
外觀與性狀:白色不透明固體,易潮解。
主要用途:
三
侵入途徑:
健康危害:本品有強烈刺激性和腐蝕。粉塵刺激眼睛和呼吸道,腐蝕鼻中隔;皮膚和眼睛直接接觸可引起灼傷;誤服可造成消化灼傷,粘膜糜爛、出血和休克。
四
皮膚接觸:脫去被污染的衣著,用肥皂水和清水徹底沖洗皮膚。
眼睛接觸:提起眼瞼,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。就醫。
吸入: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,保持呼吸道通暢。如呼吸停止,立即進行人工呼吸。就醫。
食入:飲足量溫水,催吐,就醫。
五
燃燒性:不燃
閃點(℃):無意義
危險特性:與酸發生中和反應并放熱。遇潮時對鋁、鋅和錫有腐蝕性,并放出易燃易爆的氫氣。本品不會燃燒,遇水和蒸汽大量放熱,形成腐蝕性溶液。
滅火方法:用水、砂土撲救,但須防止物品遇水產生飛濺,造成灼傷。
六
迅速撤離泄露污染區人員至安全處,并進行隔離,嚴格限制出入。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,穿耐酸堿服。不要直接接觸泄漏物。
大量泄漏:避免揚塵,用清潔的鏟子收集于干燥、潔凈、有蓋的容器中。也可以用大量水沖洗,洗水稀釋后放入廢水系統。
小量泄漏:收集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理。
七
儲存于干燥清潔的倉庫間。應注意防潮和雨淋。應與易燃或可燃物及酸類分開存放分裝和搬運時要注意個人防護。搬運時輕裝輕卸,防止包裝及容器破損。雨天不宜運輸。
八
車間衛生標準
中國MAC (mg/m3):0.5
前蘇聯MAC(mg/ m3):0.5
美國 OSHA 100ppm,2mg/m3 ;
美國TLV-STEL ACGIH 2mg/ m3
檢測方法:氣相色譜法
工程控制:
呼吸系統防護:可能接觸
眼睛防護:
身體防護:
手防護:
其
九
熔點(℃):318.4
沸點(℃):1390
相對密度(水=1): 2.12
相對密度(空氣=1):
飽和蒸汽壓(kPa):0.13(739℃)
溶解性:易溶于水、乙醇、甘油,不溶于丙酮。
十
穩定性:穩定
聚合危害:不聚合
避免接觸的條件:
禁忌物:強酸、易燃或可燃物、二氧化碳、過氧化物、水。
燃燒(分解)產物:可能產生有害的毒性煙霧。
十一
急性毒性:
十二
其環境污染行為主要體現在飲用水和大氣中,殘留和蓄積并不嚴重,在環境中可被生物降解和化學降解,但這種過程的速度比揮發過程的速度低得多,揮發到大氣中的二甲苯也可能被光解。
十三
處置前應參閱國家和地方有關法規。用控制焚燒法處置。
十四
危規號:
UN編號:1823
包裝方法:防潮性袋裝或桶裝。
十五
化學危險物品安全管理條例(1987年2月17日國務院發布);化學危險物品安全管理條例實施細則(化勞發[1992]677號),工作場所安全使用化學用品規定([1996]勞發423號)等法規,針對化學危險品的安全使用、生產、儲存、運輸、裝卸等方面均作了相應規定;常用危險化學品的分類及標志(GB13690-92)將該物質劃為第8.2類堿性腐蝕品。